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B>D>C | B.原子序数 d>c>b>a |
C.离子半径 C>D>B>A |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
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
B.NO2和N2O4的混合体系,增大压强(压缩体积),颜色变深 |
C.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O2,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
D.打开啤酒盖,立即有气体逸出 |
相同条件下,在相同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3 mol·L-1的H2SO4、HCl、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Z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硫酸的反应速率最快,醋酸的反应速率最慢 |
B.反应结束时,盐酸和醋酸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
C.反应结束时,硫酸和盐酸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
D.反应结束时,硫酸溶液溶解Zn的质量最多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用一束光照射该液体。 |
得到黄色液体, 液体中出现一条光路。 |
该液体是胶体。 |
B |
向碘水中加入少量CCl4,震荡后静置。 |
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下层液体接近无色。 |
CCl4将I2从水中萃取出。 |
C |
向稀硫酸中加入B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锌粒。 |
有气泡产生。 |
滤液显酸性,硫酸比盐酸酸性强。 |
D |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
盐酸比碳酸酸性强。 |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
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