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幅海岸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来分,图甲中的海岸属于________海岸,图乙中的海岸于________海岸。
(2)图乙中海岸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这里是发展制盐业、________、________,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3)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适宜建设优良海港的是________(甲或乙),原因是这里常发育有海湾,湾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利于航行和停泊,所以可建海港。
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5)-(7)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7)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19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分布规律,并指出其成因。
(2)简要分析“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表材料三见下表
材料四 C国南部岛屿某县的一个农场发展模式图。
(1)B 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C国该农场发展这种农业模式的特点和发展的不利条件。
(3)简要分析D 国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条件
(4)我国大豆主要产自_________平原。我国大豆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原因。
图19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海峡,它是我国的_________ 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___ ,____。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黄河自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以及河口镇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陡增的自然原因
(2)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少,二是将会增加。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3)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结合上图,说明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