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幅海岸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来分,图甲中的海岸属于________海岸,图乙中的海岸于________海岸。
(2)图乙中海岸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这里是发展制盐业、________、________,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3)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适宜建设优良海港的是________(甲或乙),原因是这里常发育有海湾,湾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利于航行和停泊,所以可建海港。
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5)-(7)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7)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的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读某地区相关地理要素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
(1)比较B河流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2)分析甲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乙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中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图1)和“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问题。(9分)
图1图2
(1)两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立、的改善等。
读图“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指出:
甲地应为:________气候,乙地应为:________气候;两地降水的明
显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脉以东的自然带为________带,以西为________带。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
A.水田种植业 | B.旱地种植业 | C.草原畜牧业 | D.山地畜牧业 |
(4)山脉东西两侧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差异,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带性规律。
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就A线路而言,其利弊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