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左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领海范围最宽为a+b=200海里 |
B.专属经济区范围最宽为a+b=200海里 |
C.领海范围最宽为a=12海里 |
D.专属经济区范围最宽为b=200海里 |
(2)右图中a、b、c、d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右图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4)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为环渤海地图,表为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人工湿地类型及所占面积。
材料二图为黄河三角洲附近区域图。黄河三角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东营港临港工业园距离该自然保护区的界碑仅仅三米,发展生态化工、现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等,其中,石油化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1)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的虾蟹池所占比重均比盐场所占比重_____(填“高或低”)原因可能是什么?
(2)分析近年来辽河三角洲水稻田开始减少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请你为东营港临港工业园的建设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石漠化现象严重,由于水土极易流失,此处多是黑石朝天的不毛之地。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为了把绿色还给喀斯特峰丛洼地,该区域实行了生态适应性发展方案。图为该区域“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1)简述图15所示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从地形、水文、土壤三方面阐述)
(2)分析该区域石漠化产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左图为中国东北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右图为高速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它是中央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以时速300公里计算,从哈尔滨到大连只需3个小时。
材料三表为东北农区不同区域产值结构的现状及其预测。
(1)A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B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____________。该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
(3)修建哈大高铁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说明哈大高铁对我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结合材料三分析2004年东北农区农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探究式学习——野外考察。
济南市某中学的地理奥赛小组2012年利用暑假期间(6.22~7.1)进行了一次暑假野外考察(自天山北坡起始处到顶峰)。下面是他们进行地理野外观测的部分过程和结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野外考察报告
考查题目:天山北坡的地理现象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通过野外考察,总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I考察准备:
选择野外观察路线和观察点、准备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天山垂直自然带图、请地理专家作科考指导。
附: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见图)。
(1)专家强调:“虽为夏季,此次考察请同学们莫忘带好防寒衣物”,请帮助解释理由。
II考察过程:
请对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小“活动”做出合理的解释。
(2)“活动1”:
当火车到达吐鲁番站后,老师买来了当地特产葡萄,提出:要想吃葡萄必须答对这个问题——吐鲁番葡萄为什么那么甜?
(3)“活动2”:
当考察队员到达针叶林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天山南坡有没有森林分布,原因是什么?
III研究结论:
(4)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与他们在火车上看到的自徐州到吐鲁番的植被变化”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观点。甲同学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同一种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完全相同;而乙同学则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因也不相同。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学以致用。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请你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