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从甲地(70°N,80°E)到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正东走 |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陡崖顶部与湖泊水面的最大高差约是
A.149 米 | B.151米 | C.249 米 | D.251米 |
对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较大,汛期多在夏秋季节 |
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C.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 |
D.河流入海口附近冲积扇较发育 |
图为新疆阿尔泰山冰川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由图示信息可知,阿尔泰山冰川在近50年间
A.海拔2400~2600米处冰川数量减少了约70% |
B.冰川数量最大值的所在海拔大约上移了200米 |
C.不同海拔的冰川面积均有明显退缩 |
D.海拔越低冰川面积退缩越严重 |
该山地
A.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 | B.冰川在山麓地带消融 |
C.其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 D.森林带紧邻冰川分布 |
植被类型深受气温、降水影响,读主要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a、b、c表示的植被类型是
A.a—阔叶林 b—针叶林 c—草原 |
B.a—针叶林 b—草原 c—阔叶林 |
C.a—阔叶林 b—草原 c—针叶林 |
D.a—草原 b—针叶林 c—阔叶林 |
能体现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①热带雨林→c→a②热带雨林→c→b
③c→b→荒漠④c→a→苔原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博格迭峰位于我国天山的东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博格达峰
A.垂直自然带分布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 B.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相同 |
C.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 | D.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季节而变化 |
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①阳坡,蒸发强②阴坡,蒸发弱
③迎风坡,降水量多④背风坡,降水量少
A.②③ | B.①③ | C.④② | D.③④ |
下图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有关四地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年降水量最大 | B.②地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
C.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 D.④地终年气温低 |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是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地雨热不同期 |
B.②地地貌成因以风力作用为主 |
C.③地河流有结冰期 |
D.④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