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上两大海湾附近的区域分布图,判断小题。甲海湾沿岸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
A.油橄榄 | B.大豆 | C.可可 | D.剑麻 |
7~8月,乙海湾沿岸的①城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
A.寒潮 | B.飓风 | C.泥石流 | D.地震 |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土壤 | C.地形 | D.市场 |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交通 | D.市场 |
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
“枣开花,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地域性 | B.季节性和周期性 |
C.差异性 | D.商品性 |
根据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二:我国城市人口比重的有关数据
时间(年) |
1955 |
1964 |
1969 |
1984 |
1989 |
1994 |
城市人口比重(%) |
14.1 |
18.2 |
17.6 |
22 |
25.7 |
28 |
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
B.城市人口比重曾一度减小 |
C.我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
D.目前城市化速度仍低于发达国家 |
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B.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
C.城市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
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