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 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
A.丝织业 | B.制瓷业 | C.冶铁业 | D.采煤业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辟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割让了()
A.香港岛 |
B.台湾 |
C.山东 |
D.澳门 |
报载:2013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之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沿海训练编队赴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签订的时间为1895年 |
B.签订的地点在日本马关 |
C.有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等内容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有学者将1895年—1945年的台湾称为五十年的“亚细亚孤儿”,其惨境始于()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些内容应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