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家庭准备云南白药、碘酒、红药水、双氧水、高锰酸钾等杀菌消毒、止血、防感染的药品,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①碘酒的溶剂为       ,双氧水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高锰酸钾由(填数字)       种元素组成。
(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的是Na2CO3,盐指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表示。
①1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      g。   ②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字母序号)       氯化钠的溶解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③请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说明我国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的原因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__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__________性,pH______________;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pH________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放着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它的旁边放着一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将容器放在一黑暗处,按下列要求回答各问:

(1)容器放在黑暗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植物呼吸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将会

A.上浮 B.不变
C.下沉 D.先下沉后上浮

实验室有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个方案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_,其理由是(至少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

若将潮湿的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红热的铜网,将会依次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