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对改善大气质量无益的是( )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
B.在农田中焚烧秸秆为土地施肥 |
C.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一定有Fe2+ |
C.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A,离子半径:C<D
B.B的单质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
D.D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有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 |
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
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
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3O4溶于足量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
B.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
D.将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
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
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