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 ;
A.温室效应 B.酸雨 C.白色污染 D.臭氧层空洞
②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第六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于2012年3月31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灯一小时,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做成建筑材料,让建筑物的外墙 屋顶成为“发电机”;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多乘公交车和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C.多用相对廉价的煤; D.有计划地逐步用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等代替普通燃油汽车;E.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F.循环利用教科书,与他人分享、交换阅读书籍;G.少吃天然食品,多吃深加工食品。
③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 等。(至少写两种);为了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除大力植树造林外,还可以 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高质量发动机的燃料——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为 。
(2)某气体中可能含有N2、CO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生成;再通过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小;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剩余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假设每步吸收都是完全的),则该气体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在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或“=”).
(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若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B(填“>”、“<”或“=”).
(5分)本世纪以来,冰川融化、沙尘暴加剧,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一步步恶化,汽车排放的尾气是罪魁祸首之一。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汽车制造技术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源于三大化石燃料中的:要从本质上治理汽车尾气,提倡开发和使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合理答案均可)。
(2)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铂钯合金表面发生反应,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铂钯合金能加快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的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没有改变,它所起的作用是。写出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4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3)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
(4)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合金能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填序号)。
A.不锈钢 | B.黄铜 | C.钛合金 | D.硬铝 |
(5分)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1)他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4分)下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问题:
(1)C、D、E、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2)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