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下列化学变化的发生,需要滴加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是
A.向石灰石中滴加盐酸 | B.向氧化铁中滴加硫酸 |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 D.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宁波。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
B. |
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 |
C. |
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 |
D. |
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
用所给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就能顺利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项 |
相应实验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A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量筒 |
B |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C |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溶液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
D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
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
B. |
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
C. |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 |
D. |
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
B. |
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
D.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