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1回答问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问题。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读右图,回答问题:

从城市功能区分布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梯形模式

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A.1区 B.2区 C.3区 D.4区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北京城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商业区,主要是受()

A.地价因素影响 B.宗教、民族因素的影响
C.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D.自然环境影响

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