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结构的研究有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 B.人们发现质子后认识了原子的结构 |
C.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 D.原子内部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 |
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为待测电阻
,如果考虑到仪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A.电压表读数大于 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 的实际电流 |
B.电压表读数大于 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等于通过 的实际电流 |
C.电压表读数等于 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 的实际电流 |
D.电压表读数等于 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等于通过 的实际电流 |
如图所示,
、
、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原来三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现在三个小灯泡都不亮了.用电压表接在a、c两端时,示数是6V;接在a、b两端时,示数是0.接在b、d两端时,示数也是0,那么灯丝断了的小灯泡是()
A. 、 、 这三个小灯泡中的某一个 |
||
B. 和![]() |
C. 和![]() |
D. 和![]() |
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V,电阻是1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 A.500W | B.25W | C.2000W | D.475W |
如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中点亮的电灯的数目增多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
| B.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 |
| C.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不变 |
| D.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则()
| A.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小 |
| B.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大 |
| C.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 |
| D.电灯L变亮,安培表的示数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