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2Fe3+ + 2I-  2Fe2+ + I2为可逆反应(即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设计如下几种方案。已知FeF63-是一种无色的稳定的络离子。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甲:
取5mL 0.1mol/L KI溶液,滴加2ml 0.1mol/L 的FeCl3溶液,再继续加入2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再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甲方案中能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现象是                            
(2)有同学认为该方案设计不够严密,即使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                                
方案乙:
取5mL 0.1mol/L KI溶液,滴加2ml 0.1mol/L 的FeCl3溶液,溶液呈棕黄色,再往溶液中滴加NH4F溶液,若看到                   现象,即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方案丙:
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接通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注:灵敏电流计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随着时间进行电流计读数逐渐变小,最后读数变为零。
当指针读数变零后,在乙烧杯中加入1mol/L FeCl2溶液,若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     方向偏转(填“左”、“右”或“不移动”),即可判断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此时甲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乙烷(乙烯)通入过量氢气反应
B.苯(苯酚)溶于热水后分液
C.硬脂酸钠(丙三醇)加入NaCl后过滤
D.乙醇(乙醛)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蒸馏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图中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夹持装置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有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4)若在②装置中发现品红溶液褪色,则体现了产物中的SO2具有性,若发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体现了该物质具有性。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苯和液溴的反应并制备溴苯。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F夹,打开C夹,向装有少量苯的三颈烧瓶的A口加少量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则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中出现的现象为
(3)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三颈烧瓶右侧导管特别长,除导气外还起的作用是
(5)待三颈烧瓶中的反应进行到最后但仍有气泡冒出时松开F夹,关闭C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6)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溴苯分离出来的实验方法是(铁屑已分离)。

(12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
2NH3+3CuO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A中加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C中的固体是氧化铜。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备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填名称)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时在D中收集到的液态物质是。(填名称)
(5)已知反应前C中固体的质量为m1g,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测量C中固体的质量为m2g,则理论上E中最多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m1、m2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