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后完成1~2题。

下列哪个比率的变化导致了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  )

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
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

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B.②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C.③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④处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B.气温高,气流上升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
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

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

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温差大于甲地
B.乙、丙两地气候相同
C.甲、丙两地年日照时数接近
D.三地气候成因都与地形有关

据俄罗斯媒体2012年12月10日报道,欧洲近日遭受严寒和暴风雪袭击。捷克局部地区达到-26℃的低温,共有7人死于严寒。瑞士9日发生雪崩,导致11人死亡。下图为“欧洲12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洋流      B.地形
C.海陆差异 D.自然带差异

导致欧洲这次出现暴风雪低温天气的根本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增强
B.极地冷湿气流强烈南下
C.蒙古高压控制
D.冰岛低压控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