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村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 29~30题。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是该村所在地的是( )
A.东北地区 | B.珠江三角洲 |
C.黄土高原 | D.青藏高原 |
影响该村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变化 | B.国家政策 |
C.市场需求 | D.气候变化 |
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增大到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范围变大 | B.寒带范围变大 |
C.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变大 | D.温带范围变大 |
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南北温带 | B.南北寒带 | C.北温带和北寒带 | D.热带和南温带 |
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
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 |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
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 |
121°E比东经120°E的地方( )
A.区时早 | B.地方时早 | C.一定晚日出 | D.地方时晚 |
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
A.2、3、4三个月 | B.3、4、5三个月 |
C.4、5、6三个月 | D.5、6、7三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