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1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
B.“金色中国”——高寒 |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
D.“银色中国”——伏旱 |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
下列有关锋面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 |
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
C.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 |
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
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
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