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资料,据图判断24~25题。①至④地分别位于
A.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三角洲 |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 |
C.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①地 |
B.②地的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 |
C.四地中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是③地 |
D.④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 |
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 B.岩浆岩和变质岩 |
C.沉积岩和变质岩 | D.变质岩和沉积岩 |
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问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
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
C.②是软流层 |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 | 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
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 D.①②③的全部 |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 | B.上、下地幔之间 |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 D.内外核之间 |
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据此和该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
A.11时40分 | B.14时30分 | C.11时30分 | D.11时14分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问题“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①河外星系②太阳系③地月系④总星系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庄河的昼夜状况为
A.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 B.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
C.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 D.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
“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A.先变快再变慢 | B.先变慢再变快 | C.越来越快 | D.越来越慢 |
“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
此时当地已是
A.清晨 | B.正午 | C.傍晚 | D.深夜 |
该图是某地地形图,LG为地形剖面线,读图回答问题。不属于LG线穿过的地形是
A.山地 | B.平原 |
C.陡崖 | D.盆地 |
沿LG线地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不高于
A.500m | B.600m | C.700m | D.800m |
L位于G的方向是
A.正西方向 | B.正东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