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不等式(组)或方程
(1)解不等式;          
(2)解方程+=1.
(3)解不等组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在 A B C D 中, P 是线段 B C 中点,联结 B D A P 于点 E ,联结 C E

(1)如果 A E C E

ⅰ.求证: A B C D 为菱形;

ⅱ.若 A B 5 C E 3 ,求线段 B D 的长;

(2)分别以 A E B E 为半径,点 A B 为圆心作圆,两圆交于点 E F ,点 F 恰好在射线 C E 上,如果 C E = 2 A E ,求 AB BC 的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 O y 中,抛物线 y = 1 2 x 2 + b x + c 过点 A 2 1 B 0 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平移抛物线,平移后的顶点为 P m n m 0

ⅰ.如果 S O B P 3 ,设直线 x k ,在这条直线的右侧原抛物线和新抛物线均呈上升趋势,求k的取值范围;

ⅱ.点 P 在原抛物线上,新抛物线交 y 轴于点 Q ,且 B P Q 120 ° ,求点 P 的坐标.

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 A B C 中, A B A C ,点 E F 在线段 B C 上,点 Q 在线段 A B 上,且 C F B E A E 2 A Q A B

求证:(1) C A E B A F

(2) C F F Q A F B Q

我们经常会采用不同方法对某物体进行测量,请测量下列灯杆 A B 的长.

(1)如图(1)所示,将一个测角仪放置在距离灯杆 A B 底部 a 米的点 D 处,测角仪高为 b 米,从 C 点测得 A 点的仰角为 α ,求灯杆 A B 的高度.(用含 a b α 的代数式表示)

(2)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影子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在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图(2)所示,现将一高度为 2 米的木杆 C G 放在灯杆 A B 前,测得其影长 C H 1 米,再将木杆沿着 B C 方向移动 1 . 8 米至 D E 的位置,此时测得其影长 D F 3 米,求灯杆 A B 的高度.

一个一次函数的截距为 1 ,且经过点 A 2 3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 A B 在某个反比例函数上,点 B 横坐标为 6 ,将点 B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点 C ,求 cos A B C 的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