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不当的一项           (    )

A.传统小说在叙事时,多用“讲述”方式, 这种方式多采用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甚至对小说中的人与事“指手画脚”。
B.作为背景出现的风景,往往对事件有相应的衬托作用,只不过有时是“同调同质同方向”的“正衬”,有时是“反调异质反方向”的“反衬”。
C.虽然小说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但主题必须鲜明,主题鲜明是评价小说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D.根据福斯特关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理论,周朴园、娜塔莎这些人物都属于圆形人物。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平台正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用户不但能享受到更低价格和更新鲜的农产品,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以及通过再投资改善生产。

B.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

C.

近期,公安部联合主要媒体网站持续推出反诈骗系列报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扩大宣传精准性,构建立足社区、覆盖全社会的宣传体系,掀起全社会共同反诈骗的热潮。

D.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小题。

【甲】 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孜孜不倦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 不露声色 ,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 加。 【乙】 "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 或许 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 留存 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 家具、 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 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孜孜不倦

B.

不露声色

C.

或许

D.

留存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春菜在田间地垄悄然探出头,娇弱的身子轻轻摇 (yì),而稚嫩的豌豆尖更是惹人喜爱,叶子清澈通透如翡翠薄片,茎上嫩须迎风轻 (chàn),引逗着人们去采撷。

B.

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一 (cù)而就的,需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 (bǐng)弃拜金主义,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坚的人才。

C.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证博引的方式驰 (chěng)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传承,让观众眼界大开,堪称当下文化节目的 (gāng)鼎之作。

D.

那些或坐落于安静的小镇古街、或藏身在喧嚣的商业密林的个性实体书店,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执 (niù)生长,规模不大却洋溢着审美情趣,足以让灵魂片刻 (qī)身。

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

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

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

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

福利制度已经确立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

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

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

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

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