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别用1g的甲金属、乙金属、丙金属粒与足量的某酸反应以制取氢气。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与当地的金属价格见下表:
物质 |
所需时间 |
价格 |
甲金属粒 |
约13900s |
1000g/10.00元 |
乙金属粒 |
约50s |
500g/20.00元 |
丙金属粒 |
约20s |
25g/10.80元 |
从上述实验中得出实验室应选用制取氢气的金属是
A.甲金属 B.乙金属 C.丙金属 D.甲和丙金属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选用的试剂或实验用品错误的是
A.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 | B.CO2和CO(澄清的石灰水) |
C.汽油和酒精(水) |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稀HCl) |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控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 ①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 |
B.物质的属类归纳: ①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②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④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
C.实验方法归纳: ①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②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或液体,先要预热 ④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
D.物质俗称归纳: |
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②纯碱是碳酸钠
③石灰水是氢氧化钙④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化学无处不在,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酸雨的形成 |
C.天然气管道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
D.用肥皂水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泄漏 |
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醋酸 | B.氮气、氧气、空气 |
C.水银、水、医用消毒酒精 | D.石墨、熟石灰、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