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
到启示,提出了二进制,后来二进制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事例说明
A.中华民族文化始终优越于西方文化 |
B.文化的单一性始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C.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经的过程 |
D.先进民族文化必然取代落后民族文化 |
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莫言的创作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与精神家园,直抵中国农民存在的重大命题,同时亦深深传递了最普遍的人类经验。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民族精神
④既源于时代的智慧,又推动时代的发展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
C.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2014年9月秋季新学期,很多学生家长发现,学生的书包里多了书法课本。但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对把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也有人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赞成者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反对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能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的人格
④书法教育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③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