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可知:
①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②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
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NH3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收集氨气时,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NH3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够还原氧化铜得到单质铜。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是 。
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做了绿色化改进来制取单质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
(2)将少量氧化铁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然后通入一氧化碳,待空气排净后,加热。关闭K1、打开K2,实验目的是。
(3)关闭K2,打开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盛放的药品及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______、回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氧化锰起 作用。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装置__(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只能用装置C收集,而不能用D或E收集,则推测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为 。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步骤】: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实验分析】(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小强实验操作均正确,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mL |
【实验结论】: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 。
【实验反思】:小红同学实验误差较大,请你帮她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请写出其中一条)。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空气受到污染,形成酸雨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H2SO4。
(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的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的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丙同学实验中的现象是: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