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④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
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
①长期被贬到“蛮荒”之地,受尽磨难 ②忠而见斥,内心悲愤 ③与堂弟离别
①“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②“水如天”是以洞庭水
阔天长,相思绵长,相见很难。
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特色:想象,融情于景,想象在梦中和
宗一于江陵相会。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感遇
唐寅李白
故园三径吐幽丛,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一夜玄霜坠碧空。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多少天涯未归客,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尽借篱落看秋风。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1)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是什么?
(2)两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他们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雨夜读书
[宋]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首联运用了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幅 的图画。
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南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词中出现的意象“杜宇”常被赋予的情感。
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上阙所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两首词都写到了同一个意象,但时间有别,《苏幕遮》写的是 ,《系裙腰》写的是
两首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问何日藕、几时莲”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