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
D.点燃的木条可区分N2和CO2 |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细线拴着两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各自做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小球1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低点,小球2恰好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高点,这两点高度相同,此时两小球速度大小相同。若两小球质量均为m,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刻两根线拉力大小相同 |
B.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2mg |
C.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10mg |
D.若相对同一零势能面,小球1在最高点的机械能等于小球2在最低点的机械能 |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滑块静止于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于弹簧上端,使滑块升高了0.2m,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0J的功。在上述过程中(g取10m/s2)( )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8 J |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8 J |
C.弹簧的弹性势能和滑块的动能总和增加了8 J |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 J |
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正确的有()
A.质点在Q点速度大小为![]() |
B.质点在Q点速度大小为![]() |
C.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D.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其半径约为地球的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并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其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1/200,公转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1/50。设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该红矮星的质量为M1,太阳质量为M2。假设该行星和地球公转轨迹为圆,且不考虑自转。以下估算正确的是()
A.g1和g2的比值约为3:2 |
B.g1和g2的比值约为3:1 |
C.M1和M2的比值约为3:1 |
D.M1和M2的比值约为8:25 |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环的质量是2Kg |
B.细杆与地面间的夹角是300 |
C.前3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25W |
D.前3s内小环的机械能的增量是5.75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