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反应物混合,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实验事实完成下表(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栏划“/”):
编号 |
反应物1 |
反应物2 |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1 |
碳酸钙 |
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
2 |
碳酸钠 |
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
3 |
碳酸铵 |
硝酸 |
有气泡产生 |
|
分析上述实验,反应能够发生的共同原因是:反应物1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下同) ,反应物2中都含有 。
A、B、C、D、E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 ,B属于 (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的用途 (写一种)。
图一是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二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一中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图二中的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④表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2)“宏现、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三是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②小苏打 ;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④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人类需要多种营养素维持生命。小刚要了一份外卖:麻婆豆腐、红烧肉、大米、矿泉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请你帮他再点一份食物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请结合图示,从微观的角度谈一下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
(2)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