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5.02 cm,B、C间距离y2=14.82 cm.请回答以下问题 (g=9.80 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
1 |
2 |
3 |
摆长L/cm |
80.00 |
90.00 |
100.00 |
50次全振动时间t/s |
90.0 |
95.5 |
100.5 |
振动周期T/s |
1.80 |
1.91 |
|
重力加速度g/(m·s-2) |
9.74 |
9.73 |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 s,g=m/s2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m/s;
(2)关闭小车电源后该电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W。
对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某同学有以下认识:
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 |
B.细绳以及弹簧秤所在平面必须与木板平行 |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
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
以上操作可以减小误差的是________.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50次所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则:
(1)秒表所示读数为s。
(2)如果测得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实验中,另外一位同学作出的L-T2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2gxOB,乙同学用vB=。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填“甲”或“乙”)同学。
(2)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m/s2。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