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博成了中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又一途径,2011年,公众通过微博及时发布了温
州动车追尾事件等大量最新消息,关注和推动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9月8日河北沧州地区
黄骅市沈庄片区民房强制拆除事件的进展……人民舆论监测室秘书祝华新说:“人人开微薄,
等于给政府、公务员装上了摄像头。”
今天互联网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网络水军”、
网络公关公司等炮制虚假民意,诽谤竞争对手,干扰正常秩序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网络
民意的真实性。一位网络公关公司的经营者说:“我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有钱,你想怎
样我就怎样。就算一粒沙,我也能说成一片海。”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政府如果
无视网络民间存在,那么就会闭目塞听;如果过于相信网络民意,则可能会偏听偏信。”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民意表达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公民如何
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建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2009年11月2曰在北京开幕的第二届北京人权论坛的主题是“”,来自26个国家的近百名人权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A.以邻为伴、与邻为善 B.和谐发展与人权
C.宗教自由与人权 D.民族平等与人权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一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材料二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1953年的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10万人选代表1人。在选举上的不同比例的规定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实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所必需的过渡。
材料二 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采取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方式。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正(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近10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构建起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中欧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显著增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出现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良好势头。中欧之间增进互信,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