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
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
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 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 A.②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⑤ |
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材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
| B.民族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完成反帝的任务 |
|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方式的差异 | B.历史传统的差异 | C.生活习俗的差异 | D.宗教信仰的差异 |
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 A.三权分立 | B.社会契约论 | C.天赋人权 | D.人民主权 |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颂扬新中国一五计划钢铁建设的巨大成就 |
|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
|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
|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
1949年,中国、德国都出现了分裂局面。下列对两国分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的分裂都是雅尔塔会议的产物 |
| B.两国的分裂都与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有关 |
| C.分裂后的政权都分别参加华约、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
| D.两国现都正在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