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
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
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
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与下列哪一类文学的产生密切相关
| A.浪漫主义文学 | B.现实主义文学 |
| C.现代主义文学 | D.社会主义文学 |
在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那一年还取得的成就是
| A.氢弹试爆成功 |
| B.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 |
| C.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
| D.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 |
下列关于我国建国后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 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C.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D.1976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
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指的是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
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8分)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
|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