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
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
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资料反
映的历史事件
①它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民主
②其兴起是推翻帝制、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应
③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这一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
| C.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 |
|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
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反映了()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勤劳耕作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生产状况
③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丰收④封建剥削沉重,农民陷于贫困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关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使 |
| B.两宋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
| C.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
| D.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
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
②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
③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④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