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全球通史》中写到“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生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材料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这样一个世界”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②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③近代西方国家注重输出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
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是“这样一个世界”形成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 B.构成材料不同 | C.交通工具不同 | D.能源动力不同 |
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了
A.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
B.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
C.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D.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窒息,下列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进展的有
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⑤工业革命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此楹联所透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楹联评述的历史名人是辛弃疾
②楹联评述的历史名人是李清照
③高度评价了他(她)是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及其高超的艺术成就
④楹联高度赞扬了他(她)收复中原,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