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理欲之辨曾吸引了众多思想家的关注。到了宋代,理学思潮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大声疾呼“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十三),认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
自朱熹之后,理学家进一步夸大了“人欲”的危险与罪恶表现出禁欲主义的倾向。“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也是明显的。很多思想家对这一主张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清人戴震就曾指出“舍人欲无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认为理学家的主张会导致“丧尽天良”(同上)的后果。
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理与欲之间的矛盾。当今学者更愿意客观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
(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观点。
(2)请试举一例探究在现代社会中人应该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理与欲之间的关系。
请找出下面四个话语情境的表述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写道: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爱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情境二某电视节目这样评价汉献帝:“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情境三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情境四某律师在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中说: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情境一】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情境二】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情境三】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情境四】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例句: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下面是伦敦2012年奥运会会徽。这个会徽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果在文言诗歌朗诵比赛中你是一位主持人,请为《陈情表》写一段主持词,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把下面五个句子改写为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