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南园十三首(其一)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南园十三首(其六)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一首诗歌中的 “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有的高昂刚劲,有的低垂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 |
B.第一首诗歌还写了花的颜色,有红色的,有白色的。这些娇艳的鲜花让人不由地联想到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 |
C.第二首诗歌中的“老”字用作形容词,用来修饰雕虫,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
D.第二首诗歌中的“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埋下伏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辽海”指东北边境,这一带多战事。 |
关于这两首诗,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第一首中作者先是看到日中花开,姹紫嫣红的美景。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日暮”,百花凋零,落红满地。“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无限惋惜的深情,惜花、惜春。 |
B.第二首在表现方法上灵活多变。首句、次句都为叙事兼言情,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 |
C.这两首诗歌都选自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南园”是李贺的家乡。 |
D.两首七言绝句,以赋笔为主,兼用比兴手法,清新委婉,风格别具,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品。 |
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
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题山石榴花①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山石榴花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洛道中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牛羊既饱各知家”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钟山晚步晚步西园
王安石范成大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王诗中“细红如雪点平沙”一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