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
| 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
|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极性键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碘转化为紫红色气体,需吸收能量,因共价键被破坏 |
| B.碳酸氢铵是典型离子化合物,其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不仅破坏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 |
| C.金属和非金属所形成的化学键均为离子键 |
| D.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与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
| 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 C.W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弱于X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 |
| 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离子键 |
B.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一种氢原子可表示为:![]() |
| C.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
| D.氧气和臭氧互为同位素 |
将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只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溶质是Fe(NO3)3、H2SO4,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 A.(a+b)×63g | B.(a+b)×189g | C.(a+b) mol | D.cV-(9a+b)/3 mol |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