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
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
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
妥。材料反映了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
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主要表现有
①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 ②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③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④国内生产总值的涨幅长期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B.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
C.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对比下面两幅图,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