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底,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20世纪70年代,
学术界就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释为“后”。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
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
妥。材料反映了
①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较高
②商代文字书体灵活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③“后母戊”三字体现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
④商代社会重孝观念较为普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 B.墨家“兼爱”思想 |
C.儒家“礼治”思想 | D.墨家“非攻”思想 |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 B.制天命而用之 |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