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表示的是某种农产品图表示的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
成问题。

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下图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 )
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高产水稻。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926.6 kg。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以上现象说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市场需求 D.农业技术

杂交水稻在我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自然原因是( )

A.平原广阔,科技发达 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
C.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D.人口众多,水稻需求量大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