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后完成问题。

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开采矿产资源破坏植被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沼泽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沼泽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列小题。

日期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风力









较强
偏北风

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