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回答问题。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有
A.雨热不同期 |
B.风沙危害 |
C.常有洪涝发生 |
D.土地荒漠化严重 |
城市A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
B.雄厚的农业基础 |
C.悠久的历史 |
D.丰富的石油资源 |
下图中A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就地带性和气候类型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但实地考察后人们发现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被称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A地成为无林地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强 |
B.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夏季风较弱 |
C.地处内陆,且受副高常年控制 |
D.西部高山阻挡太平洋水汽到达,降水较少 |
下列有关A地沿河两岸“走廊式”林木带的说法,不正确是
A.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 |
B.河流沿岸土壤肥沃 |
C.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D.林木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最适宜使用该图的国家是
A.印度 | B.中国 | C.澳大利亚 | D.美国 |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东半球 | 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
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 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000千米 |
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
A.正南方 | B.东南方 | C.西南方 | D.正西方 |
下列有关科考船航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平浪静 | B.顺风顺水 | C.风高浪急 | D.风和日丽 |
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198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14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60%;则2014年的径流量约为1980年时的
A.1.5倍 | B.2.5倍 | C.3.5倍 | D.4.5倍 |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博卡拉市发生8.1级地震,引发珠峰南坡和北坡发生雪崩,南坡多个营地被埋,造成20名登山者死亡,北坡营地也受到影响,但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珠穆朗玛峰营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雪线
A.几乎与等高线平行 |
B.东坡比西坡高 |
C.南坡比北坡高 |
D.主要受降水和地形影响 |
仅从地形考虑,最容易遭受雪崩影响的营地是
A.1号、前进营地 |
B.2号、北坳营地 |
C.3号、C4营地 |
D.4号、突击营地 |
受灾情况南坡比北坡严重,主要是因为南坡
①距震中近,受影响大②震级高,烈度大
③线路多,旅游者多④沿线坡度大,容易发生雪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有关尼泊尔地形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②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③多峡谷和冰川地貌④板块挤压形成褶皱高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
A.推迟播种时间 | B.营造防护林 |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 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沙丘 |
春季强风给哈密瓜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 B.吹来沙尘,沉积形成肥沃土壤 |
C.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 | D.削高填低,使地形更趋平坦 |
淖毛湖农场的灌溉水源直接来自于
A.地下水 | B.降水 | C.冰雪融水 | D.跨流域调水 |
瓜农给哈密瓜套上纸袋的原因,最可能是
A.减弱光照,避免强紫外线对瓜皮的伤害 |
B.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瓜皮因干燥缺水而出现皱褶 |
C.增强保温作用,促进哈密瓜迅速长大 |
D.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哈密瓜的含糖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