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关于对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风蚀地貌发育 |
B.甲岛地热资源丰富 |
C.乙岛所在大洲有五大淡水湖群 |
D.乙岛按成因属大陆岛 |
一艘游船从甲岛出发前往乙岛,选择最合理的路线航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运河时,航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 |
B.逆流航行时所遇洋流均为风海流 |
C.所经海域水温越来越高 |
D.航行方向是先向东南然后转向东北 |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右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⑤⑥④③②① |
C.④③②①⑤⑥ | D.④③②①⑥⑤ |
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A.花岗岩 | B.大理岩 |
C.页岩 | D.砾岩 |
读某理想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植被分布能反映自然环境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
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河口冲积岛将与南岸相连 | B.沿岸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
C.从A到B河流流量逐渐减小 | D.B处流速较慢易形成冲积扇 |
下图为北纬30°附近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图中显示山顶和河谷日降水差异是
A.白天山顶降水较河谷少 | B.晚上河谷降水较山顶多 |
C.河谷降水变化较山顶大 | D.山顶降水总量较河谷少 |
造成山顶与河谷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起伏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热力环流 |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2度,东经101.7度)发生了6.3级地震,完成以下问题。此次6.3级地震发生时,国际标准时为
A.6时55分 | B.7时55分 |
C.8时55分 | D.9时55分 |
此次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眉山昼夜长短及昼长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昼在减短 | B.昼短夜长,昼在减短 |
C.昼长夜短,昼在增长 | D.昼短夜长,昼在增长 |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各题。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