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为我国某一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表,据此回答问题。
土地利用 方式 |
月 份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方式1 |
冬小麦 |
大豆 |
休耕 |
玉米、高梁 |
冬小麦 |
方式2 |
休耕 |
玉米、高梁 |
冬小麦 |
大豆 |
休耕 |
该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或两熟 |
B.一年二熟或三熟 |
C.两年三熟 |
D.三年两熟 |
造成该地区农作物收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供应不足 |
B.冬、春时节沙尘暴频繁 |
C.地下水位变化大 |
D.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
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一直在增长 | B.人口压力较大 |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D.2008年后人口只有迁入 |
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人口变动情况是()
A.四川 | B.新疆 | C.河南 | D.江苏 |
读下图“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B现象和下列哪种现象同属一种自然带分布规律()
①南半球缺失苔原带②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
③安第斯山南段东麓的温带荒漠④塔克拉玛干沙漠
A.①④ | B.①③ | C.④ | D.①②③ |
A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该图中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C.河边滩地 | D.河流三角洲 |
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长江三峡,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B.角峰、U形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C.渭河平原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D.我国的西北地区的沙丘是风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
B.俄罗斯的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也是因受暖流的影响 |
C.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沿海地方,1月份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英国伦敦的气温低得多,是洋流影响 |
D.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暖流起了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