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德国鲁尔区相继遇到
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
总体规划。据此并结合右图,判断问题。

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

A.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B.第三、第二、第一产业
C.第二、第三、第一产业
D.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丰富的铁矿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便捷的水陆交通

“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的出现,主要原因不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
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有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人口增加,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其所示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

秋末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