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 | B.玩具制造 | C.汽车工业 | D.石化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劳动力价格 |
2010年1月13 日,一场里氏7.3 级的地震在海地爆发,震中位于距首都太子港16 公里的内陆地区。这次地震几乎摧毁了太子港整个城市。截止到2月11日,海地死亡人数已经突破23万。下图为“海地所在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源位于大西洋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
B.震源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C.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海域行驶的轮船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D.地震造成了地裂、火山喷发、海啸、疫病等自然灾害 |
震中所在群岛
A.位于南美洲 |
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C.降水多,淡水资源丰富 |
D.附近的洋流是世界上势力最强大的洋流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 B.荡秋千,踏青插柳 |
C.放鞭炮,守岁迎春 | D.望双星,鹊桥相会 |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
读下面的“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
D.两湖均为内流湖 |
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
2006年4月25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总统府青瓦台发表的韩日关系电视讲话中称,韩国将不惜在独岛问题上付出任何代价或牺牲,绝不会作出任何让步或妥协。结合“独岛(竹岛)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独岛(竹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热月在7月 | B.为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
C.最热月气候比我国的同纬度地区高 | D.降水比我国的同纬度地区少 |
图中独岛(竹岛)与釜山的距离约为
A.325千米 | B.250千米 | C.400千米 | D.450千米 |
读下面等值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的等值线所表示的要素可能是
A.降水量 | B.海拔高度 |
C.距海里程 | D.太阳辐射量 |
关于上题所述要素对图示区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
B.使本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 |
C.海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D.造就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形 |
岛屿A与山系B的相同点是
A.形成都和板块的水平运动有关 |
B.两处的地壳均较稳定 |
C.一月份两处气压均为高压 |
D.两处都在板块生长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