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 A.奥期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 B.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普朗克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 |
| C.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
| D.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由卢瑟福用a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 |
某人划船渡河,当划行速度和水流速度一定,且划行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时.过河的最短时间是t1;若以最小位移过河,需时间t2.则划行速度v1与水流速度v2之比为( )
| A.t2∶t1 | B.t2∶![]() |
| C.t1∶(t2-t1) | D.t1∶![]() |
把蹦床简化为一个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从某一次位于床面压缩到最大深度处开始,到运动员离开蹦床为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
| A.离开蹦床瞬间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
| B.从开始到离开蹦床过程,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C.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
| D.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
如图所示,弹簧p和细绳q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用小钩勾住质量为m的小球C,弹簧、细绳和小钩的质量均忽略不计。静止时p、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q对球的拉力大小为mg |
B.若p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C.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p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
| D.若q和球突然脱钩,则脱钩后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
如图所示,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的k倍。A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绳与B物体相连,两物体释放后运动的加速度为a1,轻绳的拉力为T1;若将两物体互换位置,释放后运动的加速度为为a2,轻绳的拉力为T2。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 A.a1∶a2=k∶1 | B.a1∶a2=1∶1 |
| C.T1∶T2=1∶k | D.T1∶T2=1∶1 |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速度 |
反应距离 |
刹车距离 |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 15 m/s |
6 m |
12 m |
15 m |
15 m |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1.0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