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B.生成O2的质量 |
|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②以上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都相同
③金刚石、石墨、C60结构不同,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也不同
④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 B.③变红,④不变红 |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
右图呈现的是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
|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g |
|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D.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