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
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
D.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
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 |
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 |
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
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 |
下列所示两幅形势图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A.从侧重反帝到侧重反封建 | B.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C.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 | D.从局部抵抗到全民族抗争 |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 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A.三权分立 | B.总统制 | C.责任内阁制 | D.民主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