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从隋亡吸收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
B.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
C.完善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确立“存百姓”的思想 |
“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 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 |
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 | B.革命史观 |
C.唯物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具”是指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有人说1940年的伦敦“已不是一个物质的城市,它已是一个精神之都”。如果要概括当时伦敦的“精神”,以下词组中最恰当的是
A.抗战与胜利 | B.和平与友谊 |
C.民主与宽容 | D.革命与进步 |
美国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它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此言
A.揭示了世界大战的根源 | B.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 D.总结了人类文明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