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体现了一种尊师但不盲从的师生关系理念 |
| B.说明仁爱是有等级的 |
| C.体现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
| D.“师”指柏拉图 |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
|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 B.达尔文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下图是德国为纪念马丁·路德而发行的《报喜天使》邮票,其寓意为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 A.下层人民群众 |
| B.上流社会 |
| C.骑士阶层 |
| D.知识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