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一直想做亚洲的领袖,他们很早就有过"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并为此付出了
高昂的代价,该计划出现在

A.1933年 B.1940年 C.1937年 D.1931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总结“张裕”创业史中他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仍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不便于持枪跨马。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的缓慢生活节奏,在万国竞争的时代不合时宜”。这句话应出自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读通鉴论》 D.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永和”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
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 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羔。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看来,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是:

A.重农抑商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D.商品经济的繁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