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下面内容展示的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该变化进行演讲比赛的部分题目。据此可知,这次演讲比赛的主题是
A.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B. |
互利共赢的世界 |
C. |
迈向多极化的世界 |
D. |
文化多样性的世界 |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事年表(部分)
据上表可知,该大事年表聚焦的核心问题是( )
A.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
C.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D. |
地区冲突的影响 |
下图列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四个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共同反映的是( )
A. |
二战中的转折性战役 |
B. |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
C. |
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
D. |
联合国建立的影响 |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
A. |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 |
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
C. |
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
D. |
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
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
实施了“殖产兴业” |
B. |
开展了倒幕运动 |
C. |
提出了“文明开化” |
D. |
推行了废藩置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