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乙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 |
B.丙中的铁钉最不易生锈 |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低 | B.耐磨损 | C.导电性差 | D.抗氧化性强 |
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O2 |
CO2 |
H2O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50 |
1 |
1 |
23 |
反应后的质量/g |
2 |
45 |
28 |
x |
A.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B.容器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
A.纯净的锌 |
B.含铜的锌 |
C.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 |
D.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 |